過渡性客體的意義:內在的母親(一)
過渡性客體(transitional object)的理論是由英國兒童心理學家Winnicott(1952)所發展而來。這樣的客體一部分來自於內在現實,一部分來自於外在現實。容易讓人理解的例子像是:入睡前的小被被,或是要抱著把玩的娃娃。
嬰孩開始與物品發展出關係,這表示他們正一步步發展出心中的內在母親,當真正的母親不在時,能夠安撫自己,協助處理分離焦慮與獨立。
不一定是和物品建立關係,有時候也可能是某種行為,例如哼歌、研究某種光影變化、玩頭髮,或喜愛某種特殊的味道或觸感等等。到青少年、成人時期也可能持續或有不同變化,像是對某物的收集習慣,某些儀式等等。
一般來說,若發展地順利,孩子會從使用過渡性客體或現象中發展出與人遊戲的能力。孩子的遊戲,是介於內在想像和外在現實的中間地帶(intermediate area),他們的情感與人際關係發展,也從這裡開始。
幼兒園大班的小佑,特別地喜愛超人,父母親一開始會買許多超人玩具或娃娃給小佑,但長達十個月後,小佑對超人的喜愛,已超出父母能忍受的範圍。
小佑在上課時,常常聯想到超人就大聲插嘴,急著分享超人的故事。小佑放學回到家只玩超人,也模仿超人的行為和姿態。小佑容易忽略外界,只專注於自己的超人世界。
母親帶小佑見藝療師,希望能讓小佑發展其他的興趣,轉移對超人的沉迷。 評估過後,治療師仍繼續使用超人這個客體,進入小佑的遊戲幻想世界,並從中介入小佑應該要學習的界線與規範。
一開始小佑常常自顧自地重複玩超人遊戲,沒有超人遊戲便顯得焦慮。但幾個月後,小佑開始逐漸地加入不同的動物,遊戲中多了現實的元素,也慢慢地在意與藝療師的互動,笑容變多了。後來,超人只佔遊戲中的一小部分。
小佑在生活中對超人的執著降低了,開始會表達對其他事物的喜愛,也會懂得尊重、會主動收拾用具,更能和外界互動了。後期,小佑在學校也交到朋友了。
藝療師視超人為過渡性客體,迷戀於超人遊戲為過渡性現象,在藝療室中提供實際的場域為過渡性空間。藉由孩子投入的遊戲,將內在幻想和外在現實連結,藉由物品,重新發展出令人滿意的客體關係,降低內在焦慮後,便能逐漸與人、環境互動並且學習。
* 本文案例經改寫
參考閱讀:
人我之間/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 N. Gregory Hamilton, M.D.著/ 楊添圍、周仁宇譯,心靈工坊
給媽媽的貼心書/孩子、家庭和外面的世界 Donald W. Winnicott著/ 朱恩伶譯,心靈工坊
© Norma Tang